近日,一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姑娘表演川剧变脸惊艳全网。娴熟的动作、精准的节奏把控,令人震惊不已。
川剧变脸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,要求表演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变换多种面具,演绎出不同的角色形象。正常人学起来都不容易,更何况是一位唐氏患者。这背后,她都经历了怎样的艰辛?
0
1
跑遍县城所有培训班
孩子眼神里的光最终打动老师
视频中的女孩名叫殷秋华,四川南充人,今年19岁,出生6个月就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。儿时起,秋华的母亲带着她四处求医,希望能帮助她康复,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“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,有11口人。小秋华有两个哥哥、两个嫂子,还有4个侄儿(女)。用我孙子的话来说,秋华是家里的‘团宠’。”
38岁那一年,赵海英生下期待已久的女儿,因为出生在农历九月,取名“秋华”。
6个月时,小秋华诊断出唐氏综合征,要面对智能落后、特殊面容、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更多疾病。但赵妈妈从没想过放弃,全职照顾女儿,带她四处求医。
女儿7岁时,赵妈妈希望能找到一样女儿喜欢的东西,“有个她喜欢的、愿意学的、能学会的一技之长,能作为谋生手段,能有口饭吃。”于是赵妈妈带着女儿开启了寻找之路。
女儿喜欢小提琴,买琴学了一个学期,连指法也没能掌握。但学琴过程中,赵妈妈发现了音乐对女儿的感染力。“她又看到跳舞说想学,又去报名学拉丁舞、中国舞,但发现她基本不能和老师沟通,也没法和同学互动,跳舞也不合适。”
“几乎跑遍了我们县城所有的培训班,要么是她根本理解不了,要么是一起上课的小朋友很难接受这个特殊学生打乱教学,要么是老师无法和小秋华交流。”赵海英说。
直到2021年,蓬安县残联拍摄一个讲述残疾孩子的情景歌舞《不会微笑的天使》,17岁的秋华成为了这部剧的演员之一。
赵妈妈陪女儿去学习排练,发现女儿总盯着指导老师林春看,还跟着做各种动作,专注极了。节目排练了近1个月,赵妈妈一直观察,发现女儿极其喜欢这位老师。一打听,这是一位川剧演员。
△小秋华和母亲赵女士、师父林春
正式演出结束后,赵妈妈拦住了老师林春:“请您收下秋华做学生,和您学川剧”。
这个特殊孩子眼神里的光芒,打动了林春。
林老师早就注意到这名特别的“唐宝演员”,也被赵妈妈感动。一点点“摸骨”,了解秋华身体情况后,定下了川剧变脸这个技能。
“简直太合适了!秋华不能交流,但变脸不需要说话。唐氏患儿的脸部生理特征也能被脸谱遮起来。”赵妈妈回忆,女儿第一次接触川剧变脸,脸上的专注和眼神里的光,仿佛都在说,这就是她和女儿找了10年的“喜欢的东西”。
0
2
从一个动作练一周到八张脸谱
老师对着视频逐一纠正
2021年冬天,小秋华拜师林春,学习川剧变脸。
到现在,用两年半的时间,能变8张脸谱,1张回脸,能表演《有一个姑娘》等节目。最近,小秋华正在学习吐火表演,下一步还要学习快三张等更高难度的变脸表演。
△小秋华和老师正在学习
“第一年是最难的。她的身体和智力情况摆在那里,老师掰碎了一点点教,她也很难吸收,只有靠练。”女儿学得慢,赵妈妈就一起学,学会了回家陪练。
“我也不懂川剧不懂变脸,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就拍视频,回家后对着视频练,边练边拍给老师看,老师纠正后,我们继续练。”秋华身体软,四肢不协调。赵妈妈就跪在地上一点点掰着女儿的脚,找到角度、力度和位置,反复练成肌肉记忆。
“确实,我也打过。没办法,她记不住啊,只有严厉要求,她才能练到位。”她和师父林春都没有因为秋华是唐宝就降低标准,但身体条件限制,她一开始学得很慢,一个动作要练一周才会。“别人付出1分,她就付出100分,要练就练到位,才是真正对她好。”
“幺女儿,你看下风向,判断你该朝哪边站。”赵妈妈一句提醒后,站在玻璃门边陪着。现在每天除了练习变脸功夫,秋华还要练习10瓶矿泉水的吐火技能。“最近相当于集训,我们请了假,练好后,师父说过关了,就会回学校继续上课。”
也有过想放弃学习高难度技能的时候,“但我的女儿在发光,她用她的光芒和喜悦,让我陪着她坚持。”
△妈妈在教室外观察女儿上课情况
川剧艺术练习,给秋华的唐氏综合征带来很多改善。
现在,秋华认识很多字,会煮饭,会表达感情,会搜索网上信息,会发消息和同学朋友聊天谈心,“还会在我和她爸爸吵嘴的时候,两边说俏皮话来劝。”
“在我心里,我的宝贝女儿像一块有洞的布,一块有瑕疵的璞玉。”赵妈妈说,自己是一个雕刻家,要去狠心拿着“刀”去雕琢,才能让她成为一块宝玉。自己是一个绣娘,要细致耐心去穿针引线,才能让她这块布绽放出花朵,“最后我才是一个母亲,用爱去陪伴她,去照顾她。”
0
3
从练基本功到上台表演
每个动作都是掰碎了学习
11日下午,蓬安县文化馆“传统文化进校园”的常规活动走进相如一小。林春和往常一样,带上了殷秋华。“你看她现在,已经能带小朋友练基本功了,很有大师姐的模样了!”
△秋华和老师正在学习
“要怎么教小唐宝,一开始对我也是挑战。训练,不是声、台、形、表,更多时候是在教她认字、说话表达和理解,一点点拆分开来教。”林春对小秋华的教学标准,并没有因为唐宝这个特殊情况而改变。
“学习川剧艺术应该要掌握什么技能、要达到什么阶段水平,既然学了,我们就帮助她教她学到位。别的孩子一分钟,那我们就花10分钟甚至一天、一周。”
林春回忆,一开始也有过近乎“崩溃”的时候。小秋华几乎无法用语言交流,只能一次次示范,一次次纠正。
“最开始的一年,几乎每天都训练6-8小时。”林春说,家长和老师都心疼到不行,甚至萌发过“是不是算了”的念头。“小唐宝虽然不说,但她知道自己没掌握好就主动去练,练会了就笑开花。每一次学会一样东西就嘚瑟的小表情,支撑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。”
掌握了基本功后,林春开始带秋华尝试完整的表演。
在练习室给同学表演,在家里给家人表演,在一切林春能接触的舞台,只要有适合小秋华水平的演出机会,她都会推荐这个唐宝演员。
△小秋华和老师正在学习
第一次登台,是在南充市区的一个公众文化广场,秋华的康复训练医生和川剧师父林春一起“刷脸卡”,给秋华争取到了变脸节目表演机会。
“那一次表演很顺利,小秋华在掌声中上台下台,我和她妈妈在舞台下,几乎泪奔。”那之后,殷秋华除了训练,也增加了一些表演。到现在,大大小小的舞台,秋华已经登上了几十次。
演出服装一穿,川剧扮相一画,不了解的人很难看出舞台上带来精彩表演的,是一个唐氏少女。
0
4
女孩在舞台上“重生”
“要做的是找到原位,坚持下去”
“唐宝姐姐,你最近好红啊,大家都知道你了。”
下午六点,“非遗文化进校园”课程结束,小朋友们围在秋华身边,聊起天来。
面对“唐氏变脸女孩”网络热度,懵懂的秋华并不了解。但老师林春和母亲赵海英,感触颇深。
“我看到了很多鼓励的话语,也有质疑我当妈妈严厉的。”赵女士叹了口气,“我已经57岁了,如果我不能照顾她,把她交给任何人我都不放心,只能狠下心让她做技能型的唐宝。”
小秋华在川剧学习过程中的成长,让赵女士有了新的希望:“她肯定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,有家庭、事业,好好生活,活得更精彩。”
△秋华和师父林春上课
小秋华变脸的视频,也被文艺界很多业内人士关注到,也有人联系林春,邀约表演。林春感激的同时依然很坚定——“好的机会,我们都会珍惜,但更重要的是关注秋华的技能掌握情况和情绪状态、心理状态。”
林春说,唐氏宝宝的内心非常纯净,像一张白纸。“她现在不能停,停下来会倒退。也不能太快向前,必须让她一步步走稳,走踏实,走开心。”
现在,殷秋华正在学习快三张、童子拜观音等高难度变脸技能,并学习吐火。
“小秋华身上,让我们看到唐氏宝宝,在川剧文化学习上的潜力。现在她还有一个唐宝小师妹,也是学习川剧,目前状态也很好。”
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到秋华,每天赵妈妈都能收到很多信息。谈到秋华的进步,母亲很欣慰,她说:“再苦再难都值得,我愿意一直陪着她。”她希望殷秋华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有家庭、有事业,不被别人歧视。
赵妈妈会告诉女儿很多人喜欢她,给她点赞。“但对我们来说,更重要的是找到本身的原位,坚持我们该做的事情。”
现在,秋华也有了自己的目标——想去北京,想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。“我就和她说,她的梦想在天上,要脚踏实地去努力,做好每一天,才能抓住这个梦想。”